|
【石湾】石湾人说往事——圆口庙与三圣宫 |
【shiwan】2013-7-27发表: 石湾人说往事——圆口庙与三圣宫 圆口庙在今之忠信市场内,是当年石湾地势最低处,凡有洪水一到必受浸。此庙原名康公古庙,是否与财神有关则不详。庙门口是圆形的,似园林格局,故名。供奉什么康公?因每年必受水浸,已不见有神像或碑文存 石湾人说往事——圆口庙与三圣宫圆口庙在今之忠信市场内,是当年石湾地势最低处,凡有洪水一到必受浸。此庙原名康公古庙,是否与财神有关则不详。庙门口是圆形的,似园林格局,故名。供奉什么康公?因每年必受水浸,已不见有神像或碑文存在。原先庙外对准东平河,由于地处石湾闹市,庙外多商铺集市,但很少见有人来参拜康公,所谓神颜冷落无人过问。只有庙外小贩卖零食,庙内只得个空壳。至1954年拆去时,才知有一石匾写着“康公古庙”,但不知建于何年? 庙内当时住着一人叫大牛炳,因他做过粤剧大花面,故称自己是“班中大牛炳”。他画一个戏装白描画,脚下放一只酒埕,表示会踢酒埕过头的工夫,会医跌打及奇难杂症。他平时住在庙内,每逢水浸就迁往他处开档。后来该庙被拆,就另租他处开档,大书大牛炳传授其子黎旺池。之后黎旺池自己开档行医,至1957年加入石湾诊所,后来成立新医科,也是专医风湿杂症。他退休后患上中风行动不便,正所谓行医不自医,人老多病理所当然了。 这间圆口庙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经很热闹,庙外做戏、卖武、演木头戏等。日军侵华前我也曾去看过,抗日胜利后,有生意头脑的人就在庙外河边处建铺位,卖杂货、开饼店。这里一年内至少有六十天水浸,所以人们欲问洪水大与否,总会问圆口庙受浸否,以此来衡量洪水大到或浸到哪条街。今日之忠信市场,已从原址上填高了近六米。 三圣宫原址在海口水厂内,大约建于清朝初期。所谓“三圣”,即是儒、道、佛三教合一,宫内供奉不少神像。它分成二进,是中等大的庙宇。附近有不少海口大盆寮场,故凡是海口大盆工人聚集开会,就称“上三圣宫”为代号。每年洪水到来必浸该宫,它靠近东平河属外围,后边是基堤。每年用人工担泥,把堤围加高,于是基顶与该宫近乎持平,成了危宫,约在1941年时被拆去。 这间海口各姓所建的庙宇被拆后,改在海口窦顶外面另建一间无门户之小庙,供人参拜。但在这个充满战乱与饥荒的日军侵华年代,连人也要被饿死,人们还有何心事去拜神呢。它一直延伸到1951年,在改造海口窦时被拆去。 原三圣宫虽无什么趣事,但传闻它有两条公仔花脊,并以绿瓦建成,远望仍十分生色。在那民不聊生的年代,曾把瓦脊公仔推落在地变作烂瓦,当时主要是杉木料可贵。旧时代全石湾的庙宇就只有丰宁寺、三间庙和三圣宫才有花脊公仔,其他有否我没见过。记得三圣宫还有一对水磨石柱,其光滑程度之高当年很少见,后来被用来铺地,成为人行道的石条了。 编辑修改时间:2013-7-27 关键词: 庞自 石湾shiwan相关"石湾人说往事——圆口庙与三圣宫"就介绍到这里,如果对于石湾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,谢谢对石湾shiwan的支持,对于石湾人说往事——圆口庙与三圣宫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。 瓷砖相关 石湾陶艺石湾牌石湾陶艺文化节石湾公仔石湾卫浴城石湾,本资讯的关键词:石湾 (【shiwan】更新:2013/7/27 18:28:39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