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【石湾】石湾陶词典 石湾 |
【shiwan】2013-6-28发表: 石湾陶词典 石湾 广东石湾制陶业使用的工具、名词、俗语浅释(三)66、确坯:刚脱模的坯或塑好的坯较软,要再风干,结实点才能继续加工。67、浸坯:将干坯逐个或几个一起放入皮冚里,或两个坯合在一起烧的日用陶瓷坯, 石湾陶词典 石湾广东石湾制陶业使用的工具、名词、俗语浅释 66、确坯:刚脱模的坯或塑好的坯较软,要再风干,结实点才能继续加工。 67、浸坯:将干坯逐个或几个一起放入皮冚里,或两个坯合在一起烧的日用陶瓷坯,干燥后必须在里面放上盖,再用沙浆封口,才能叠起来烧。 68、进泥条:造较大的缸、盆或圆或方或异型,没有印模的,用此法一圈一圈往上加高成型。 69、打边:杯、碟、碗等圆型产品用金水或青花釉划在身、脚、口等处,用以装饰产品。 70、贴花:将花纸贴在需要花纹装饰的杯、碗、碟、瓷砖等产品表面。 71、挞花:需要用花草鱼虫装饰的较大的花盆、缸等,坯未干时将花纹用手工捏在外边,花纹生动好看,无一雷同。 72、标阁:在寮场的半空中用不同高度的两条横杉木固定,上边可放十多二十板陶坯,可节约地方,方便干燥、存放。每个门口一个标阁,一般钵头、三煲、黑釉等寮场都必须使用。 73、倒浆:将加工好的陶或瓷浆料倒入精密的石膏模里,石膏吸水后有一层料贴在模里,待厚度足够便将所余浆料倒出,拆开模后产品即成。 74、擂釉:用特制的瓷钵装上釉料,用手来回划动瓷棒,利用钵和棒的磨擦力把釉料磨成浆状,一般试釉色和公仔釉采用,现已被高速研磨机取代。 75、舂釉:用石臼将各种釉料(如石英、长石、谷壳等)分别舂成粉状。现已被机械电动机取代。 76、上釉、搽釉:一般陶坯干燥后在入窑煅烧前要上釉装饰,用手拿毛笔搽或用壳装釉浆往坯上淋。 77、荡釉:往日用陶的坯体里上釉,采用手工摇转的方法,使坯体内里釉面均匀,减少沉淀。 78、辘釉:较大的坯体如耐酸埕,因坯太重只能将釉倒入坯内,用人工将坯拿起,侧放在帆布床上滚动一圈后,倒转坯体将余釉放出。 79、浸釉:将陶坯干燥后或素烧后,整个放入釉盆中上釉。如小酒埕、腰盂、酸埕、平盅、瓦枕头等皆用此法。(大件产品晾实即可) 80、喷釉:上釉后不能用手触摸的产品,都采用喷釉,如卫生沽具、瓷砖、马赛克等。 81、开釉:将存放的釉料按比例、浓度调配好,准备上釉(外地叫施釉)用。 82、水笔、椰壳、椰扫:都是上釉用的工具,坯体缺釉处用水笔搽补,倒釉入坯里用椰壳,坯体内有杂质用椰扫清扫干净。 83、坯板:装载陶坯用。按产品大小、轻重而定坯板的长短厚薄,一般用杉木板造,取其质轻无变型。 84、圆盘:制坯装载用,是用杉木造成的圆板,最大的达两米直径。 85、方盘:装载细件陶坯的工具,做公仔的多用,烧成的公仔也多用方盘装载。以杉木做成,现在用塑料做的也不少。 86、竹笠:一般用竹子表皮(笏青)织成,按产品大小,轻重做成不同规格,以圆型为主。装运陶瓷成品多用,也有做成多方型,装碗、碟、小瓷砖用,也有做成猪腰型,装酸埕、酒埕、萡金陶坯等,用于担坯上窑灶时用。 87、竹箩、竹篸:装载运输陶泥陶沙料用。 88、竹星:用大茅竹做成的圆扁担,用于抬运又大又重的陶坯。 89、竹筒、刮竹:用于修改陶坯的工具,竹筒都用撑杆竹做成,约20厘米长左右,用泥刀破开成三四片,用来刮坯。磨钝了又再用刀削出刃,直到不能再削为止。 90、探尺:按坯体的厚度,用竹片或用木条装一铁钉制成,方便检测。 91、竹弓:用茶杆竹弯成,用一条活动的钢线拉紧,不用时松开,使竹弓保持有弹性,用于界出标准较薄的泥板。 92、水布(抹布):用棉质白布做成,用于洗抹陶坯。 93、灶窑:烧造陶瓷的设备,有龙窑,倒焰窑,馒头窑,包窑,梯窑,推扳窑,辊道窑,梭式窑,电窑,步进窑等。 94、炉巴:用生铁铸成条状或板状,是窑炉头用于投入燃料通风助燃的设备。 95、烟囱:龙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是没有烟囱的,后由石湾上利亚富创造,到五十年代才普及。有烟囱可增加窑内空气抽力,更方便调节温度。 96、闸板:设置在烟囱脚下,用铁板造成,用于调节烟囱的抽力。 97、火钳:用铁打成,状如剪刀,钳口很长,用于夹烧热的瓦片、砖头。 98、火锥:用铁筒打尖,装上约1.5米长的木柄,是龙窑温窑使用柴头时,较大的柴头要用火锥锥着方便将柴头推进炉膛。 99、铁笔:用直径25-30mm的铁条造成,一头弯出一个铁环,便于手握,长约l.5-2.5米。短铁笔是看火的师傅使用,长铁笔是挤火的师傅使用。 100、挤火:龙窑装好坯后便点火温窑,不断往炉头添加燃料,约温窑7-10个小时,达到烧成温度算完工,交看火师傅接手继续烧窑。 (【shiwan】更新:2013/6/28 20:40:56)
|